1. 大安小說
  2. 召喚隋唐英雄闖三國
  3. 第444章 各地人才赴長安
貝洛克 作品

第444章 各地人才赴長安

    

-

[]

科舉製的訊息傳遍整個王凱的領地後,益州境內、涼州境內、司隸境內、幷州境內、荊北境內的有才之士也是相互聚到一起交流起了科舉製。

一時間,王凱的領地掀起了一股科舉熱。

荊州的鹿門學院當中。

寒門子弟徐庶得知了王凱頒佈的科舉政令後,他也是找來了自己的好友孟建、石韜、崔均、諸葛亮四人。

隨著幾人齊聚,徐庶很是興奮的對著他們說道:“公威、廣元、州平、孔明,王太尉頒佈了新的科舉告示,上次我們討論的事情果然成真了。”

四人聽後也是輕笑起來。

這個時候,諸葛亮輕搖羽扇對著徐庶說道:“元直,你如此興奮可是打算前去參加考試?”

“孔明,如今天下已成三分之勢,王太尉又如此重視寒門子弟,吾的確打算到長安一試。”

聽到徐庶的話後,孟建當即接道:“當初王太尉頒佈武舉考試的時候我們便猜到他定會推行文舉,既然此次文舉考試已經開設,元直,北上長安也算我一個。”

“好啊!有公威作伴,此行長安必定彆有一番風趣。”

徐庶剛說完,石韜當即接話道:“公威和元直都去了,那吾也不能落下。”

徐庶和孟建聽後也是十分歡迎。

緊跟著,崔均也接話道:“公威、廣元、元直都去了,那吾也去長安試一試吧!”

徐庶、孟建、石韜、崔均都發表了意見後,他們頓時將目光轉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見狀頓時搖了搖羽扇並輕笑著回道:“你們看我乾嗎?”

徐庶隨即問道:“孔明,你不打算去長安嗎?”

“元直,吾現在才疏學淺,恐怕難以入得了王太尉的法眼啊!吾打算在鹿門學院繼續學習一段時間。”

聽到這話,石韜頓時吐槽了起來:“孔明都說才疏學淺的話,那我們四人豈不是更加不堪了?”

孟建、崔均和徐庶聽後也是紛紛表達了相同的意見。

諸葛亮見狀卻是笑而不語,因為他認為自己現在還不是投靠王凱的時候。

這個時候,徐庶再次問道:“孔明當真不去長安?”

“此次就算了吧!”

聽到這話,徐庶也放棄了勸說。

最後,徐庶、孟建、石韜、崔均四人也是各自回家收拾起了行李準備北上長安。

待四人收拾好了之後,諸葛亮也是親自送彆了自己的四位好友。

與此同時,向寵的叔父向朗也離開了鹿門學院朝著長安而去。

除此之外,荊州的有誌之士也是紛紛開始北上長安。

再說諸葛亮送彆自己的四位好友之後,他也是回到了隆中繼續等待起了時機。

這個時候,鹿門學院另外一位大才龐統也是麵見了自己的叔父龐德公。

隨著二人碰麵,龐統當即向龐德公行了一禮。

龐德公回了句免禮後頓時說道:“士元,你可是為了科舉考試而來?”

“果然什麼也瞞不過叔父啊!”

“士元,你心中已有定計何故又來問我呢?”

龐統聽到這話頓時便告退了。

最終,龐統也冇有前往長安,他和諸葛亮一樣在等待時機。

荊州人纔開始北上的時候,益州、幷州、涼州、司隸的人才也有一部分向著長安而去。

雖然各地人才朝著長安而去,但背後卻是暗潮湧動。

轉向江東這邊。

正在休養生息的孫策得知王凱拿下江夏之後就開始實施科舉製的時候,他也是召集了麾下群臣並將王凱推行科舉製的事情告訴了大家。

群臣聽完孫策的話後也是有些驚訝,他們冇想到王凱竟然這麼快就開始實施了。

緊跟著,孫策說道:“諸位,王新豪推行的科舉製真乃創世之舉,吾也有意在我江東試行,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聽到這話,世家出身的張昭等人都是臉色大變,他們冇想到孫策竟然還念念不忘推行科舉製。

這個時候,周瑜站了出來對孫策進行了勸諫。

孫策聽到周瑜的話後,他隻得暫時打消了試行科舉製。

待群臣散會後,孫策單獨召見了周瑜並對其說道:“公瑾,今日會議上你為何澳阻攔我推行科舉製呢?”

“主公,我江東世家根深蒂固,若是主公貿然跟著王新豪推行科舉製恐怕會徹底觸怒江東世家,到那時,我軍的兵源都會成問題。”

“公瑾,難道你就冇有辦法解決如今的局麵嗎?雖然吾放縱世家蓄養私兵,但私兵的戰力實在不敢恭維,吾若想繼續開創基業就必須學王凱和曹操那樣組建常備軍。”

“主公,臣倒是有一個辦法可以擺脫對世家的依賴。”

“哦?什麼辦法?”

“主公,我們可以收編江東各郡的山越部落和武陵郡的五溪蠻。”

突然聽到這個提案時,孫策也是嚇了一跳。

待孫策緩了緩,他立即回道:“公瑾,山越各部時常與地方豪族勾結破壞我孫氏統治,他們真的能收編?”

“主公,山越各部皆是未開化之人,他們和地方豪族勾結無非是因為有利可圖,我們隻需給出山越無法拒絕的條件便能將他們收編。”

聽完周瑜的分析,孫策頓時覺得收編山越好像可行。

“公瑾,按照你的設想,收編山越倒是可行,但武陵郡的五溪蠻又該如何收編呢?”

“主公,要想收編五溪蠻其實並不難,據臣所知,五溪蠻有一位名叫沙摩柯的首領,此人自負武勇,主公隻需戰勝他,五溪蠻便可歸於主公。”

“好!那吾這就準備一下前去討伐五溪蠻。”

“主公勿急,要想討伐五溪蠻,我們還需做一些準備才行。”

“公瑾有何想法?”

“主公,討伐五溪蠻之前,您還需安撫一下麾下的世家大族。”

孫策聽到這話雖然恨不情願,但為了大局著想,他還是聽從了周瑜的意見。

隨後,孫策也開始部署起了麾下的眾人。

張遼被孫策封為廣陵太守兼任裨將軍坐鎮淮陰縣。

徐盛、潘璋、陳武被調派到了張遼麾下任職。

張遼將統兵五萬鎮守淮陰縣。

魯肅被孫策封為九江太守坐鎮壽春。

董襲、丁奉、朱治三將被調派到了魯肅麾下任職。

魯肅將統兵五萬鎮守壽春。

周瑜被孫策封為荊南都督兼任長沙太守。

趙凡、周泰、蔣欽三將留在周瑜手下聽候調遣。

除去這些大將,太史慈、程普、黃蓋、韓當四將則跟隨在孫策的身邊。

再說文臣方麵。

張昭擔任揚州彆駕。

呂範擔任揚州治中。

薛綜擔任揚州長史。

闞澤擔任揚州治中。

顧雍擔任丹陽太守。

諸葛瑾擔任廬江太守。

孫權擔任吳郡太守。

張紘擔任豫章太守。

嚴畯擔任會稽太守。

虞翻擔任零陵太守。

步騭擔任桂陽太守。

程秉擔任武陵太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