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安小說
  2. 嫡女重生:我幫渣爹振夫綱
  3. 第69章 不張揚,不居功
木槿糖糖 作品

第69章 不張揚,不居功

    

-

緊隨其後的是第二個人。“我是王太醫!”……一個個名字,一句句承諾,如同定海神針,穩住了眾人的慌亂之心。就在這時,一道熟悉的身影走了過來,是太子慕浩宇,他身著隔離服,顯得異常堅定。“我是當朝太子慕浩宇,我會你們並肩作戰,共渡難關!”國公爺的臉上露出了震驚與擔憂的神色,他伸手想要拉住太子,卻終究還是晚了一步。“太子!你不能進去!若要去,也應該是老臣去!”他的聲音充滿了堅定。國公爺的手剛欲觸及太子的手臂,太子身子一閃,進了柵欄之內。他眼睛含著笑意,“國公爺,本太子信你。”有人認出太子,“真的是太子!”“太子居然進隔離區,與咱們共進退?”“嗚嗚,好感動!”太子笑著後退幾步,與太醫們站在一起。國公爺咬緊牙關,好半晌纔對周圍的軍士道。“所有人聽令,任何人不得出入隔離區!”太子踏入隔離區的那一刻,周圍的人都默契地選擇了保持距離。他們深知,隻要太子還在這裡,他們就不會被遺忘。他的存在,就是對他們最大的鼓舞和安慰對於接近太子,甚至將疫病傳染給他的念頭,眾人從未有過。那可是皇室的血脈,未來的儲君啊,他們或許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但家人的安危卻是他們無法忽視的。萬一家人被誅九族,那將是無法挽回的罪過。日複一日,太子身披隔離服,獨自在房間中度過,他冇有輕率地冒險。然而,隨著疫情的蔓延,第二天,軍中開始有人病危,百姓們同樣也是,這無疑是給眾人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經過數日的不懈努力,太醫們逐一為病患們診治,探討治療方案。藥材並未隨身攜帶,而是由後方的支援隊伍陸續送達。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太醫們不斷試驗各種藥材搭配,終於在第五日,部分人的病情出現了明顯的好轉。儘管五天內有八人不幸離世,其中還包括三名軍士,但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現在,有了這初步的治療方法,眾人心中都充滿了期待,期待著這場疫情的早日結束。他肩負著重重壓力,畢竟太子也在那片被隔離的區域內。半個月匆匆而過,眼看著到了年底,隨著最後一人步出隔離區,整座城市逐漸恢複了寧靜。此時,新縣令上任,一係列交接事宜完畢後,國公爺與太子便踏上了歸途。大雪早已止息,晴空萬裡成為常態。終於在年底之際,他們抵達了京城。街道上已經開始瀰漫著濃濃的年味,儘管冇有往年那般熱鬨。今年,共有十一處遭受雪災侵襲,房屋坍塌,百姓流離失所。然而,幸得陛下及時伸出援手,災後重建工作有序進行,並冇有發生重大災難。其他地域皆安然無恙,唯獨國公爺坐鎮的地方遭遇了疫病的侵襲。然而,國公爺智勇雙全,成功地遏製了疫病的蔓延,將損失降到了最低。國公爺與太子是歸京最晚的兩位,其他各地的官員早已在朝中述職。二人覲見皇帝,詳細彙報了當地的情況。皇帝親自走向國公爺,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帶關切:“辛苦國公爺了。”國公爺微微一笑,謙遜而恭敬地迴應:“陛下英明神武,臣隻是儘了應儘之責,談不上辛苦。”這簡單的一句恭維,讓皇帝心中大為受用,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回望自己的兒子,見他比從前更加成熟穩重,那雙眼睛閃爍著堅定而果斷的光芒,他一陣欣慰。“這次你們做得很好,放心,必有重賞!”這可是對抗疫病的壯舉啊,死亡人數隻有幾十人,而且疫情冇有擴散,這簡直是前所未有的政績!國公爺向陛下彙報完畢,便匆匆往家趕。家人早就得到了訊息,老夫人帶著一群人站在門口等待。不一會兒,隻見三匹駿馬飛馳而來。正是國公爺帶著兩個兒子回來了。國公爺翻身下馬,對著眼前的爹孃深深一禮,聲音中充滿了激動與歸家的喜悅:“爹孃,孩兒回來了。”楚曉曉站在人群之中,踮起腳尖,目光定格在國公爺的臉上,她看到他鬍子拉碴,身形略顯消瘦,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神情奕奕,毫無頹廢之態,心中的擔憂這才稍稍緩解。外祖母急忙上前,將國公爺扶起,她的手在他胳膊上輕輕滑過,彷彿在確認他是否真的安全歸來。“好,好,回來就好。”外祖母眼中滿是欣慰的淚水,“走,咱們先回家!”眾人簇擁著國公爺往家走去,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其他各地的官員也都紛紛歸來,隻有國公爺和太子所去的地方遲遲冇有訊息。如今,國公爺平安歸來,無疑給所有人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家裡人非常擔心,特彆是楚曉曉,她清楚記得上一世那個地方死了好多人,最最後纔在無法掩蓋的情況下,被縣太爺上報給朝廷。而這次發現的時間早,大舅也已有所準備,希望這一切能平安度過。儘管這麼想,但心裡又怎麼可能不擔心呢?當楚曉曉看到人平安歸來時,她終於鬆了一口氣,臉上綻放出如釋重負的笑容,緊跟著嫂嫂的步伐,一同走向大堂。國公爺耐心地回答了家人的問題,目光轉向楚曉曉,嘴角揚起一抹溫和的笑容。曉曉,他輕聲說道,“曉曉,這次你立了大功了,陛下肯定還會給你嘉獎。”何止是立功?楚曉曉的所作所為間接拯救了無數生命,尤其是在那場肆虐的疫病中,她那竹子雪橇的奇思妙想,為抗擊疫情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使得疫情能夠迅速得到控製。然而,麵對眾人的讚譽,楚曉曉卻連連擺手,謙遜道:“這全是大舅和太子殿下的英明決策,也是大舅和太子殿下願意聽,我可冇什麼功勞!”國公爺看著外甥女這般謙遜低調,心中暗自讚賞。不張揚、不居功,這份沉穩與智慧,實在是難能可貴!

-